-
028-84736787
028-87558361
-
jiafa928@163.com
-
墓园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
杂谈长松寺公墓的一些特点
自8月份以来,成都长松寺公墓开启了一系列团队执行力的集中培训,截止11月中旬培训进入第二阶段。公司通过管理层课程培训,部门分组交流讨论,学习效果测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深入学习了团队执行的“五大”先进工作理念,即“责任思维”、“成果思维”、“狼性思维”、“高标准严要求”、“感恩的心”;公司上下掀起了一股“我是一切的根源”的自我反思,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责任意识。
11月13日,公司隆重举行《真正的执行》落地分享会,这将是检验我们是否是把《真正的执行》落到实处的一次验证。分享会活动由精彩生动的课程讲解,机智辩思的问题抢答,雄心壮志的士气演练,别出心裁的才艺展示4个环节构成,公司全体人员分成4支队伍,每个环节都有加分项目,累计最高分的队伍为冠军。而要获得冠军,就要靠整组人的团队合作和拼搏进取,各支队伍在活动之前都精心准备道具,进行集体排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积极向上,奋发博取的氛围贯彻始终。活动最终由长松寺副总经理李莉带领的野狼队夺取冠军。冠军只有一个,而3支落败队伍的队长也兑现了赛前的承诺。一面是冠军队伍的欢欣鼓舞,一面是落败队伍队长受到相应的惩罚:半小时内完成500个上下蹲,半小时内完成300个俯卧撑,半小时内背着冠军队长绕培训室跑30圈,新华社成都4月3日电(记者许茹)清明临近。4月3日上午,成都市民严先生将母亲的骨灰交给长松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骨灰撒在一片鲜花下,轻轻盖上土,再撒上淡黄色的菊花瓣。
严先生说,他的母亲生前曾表示“我喜欢鲜花,死后就让我与鲜花相伴。”恰逢长松寺今年举行鲜花葬捐赠,圆了母亲的心愿。据介绍,2018年清明期间,长松寺提供100个免费鲜花葬墓位。
节地生态葬是绿色殡葬改革的方向。记者了解到,从2002年开始,成都长松寺推出免费生态环保葬捐赠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并使用生态葬的方式。10多年来,约1300位环保爱好者选择了鲜花葬、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形式。
随着殡葬改革推进,“重敛厚葬”的传统观念正在转变,节俭治丧与“厚养薄葬”的风气渐渐深入人心。
以长松寺公墓为例,2006年到2011年,壁葬只卖出了40个,草坪葬和树葬无人问津。而近年,长松寺的壁葬、树葬等节地葬得到许多人“认可”。选择节地葬的人数近年来增长了近百倍。
“接受生态节地葬的群众呈逐年增长趋势,这是人们传统观念转变的重要体现。”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李崇禄说。 4月4日上午9时许,核验预约二维码、测量体温后,市民童阿姨进入成都市长松寺公墓园区为亲人上坟,“手续虽然复杂点,但这样很安全。”
当天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各地迎来祭扫高峰。为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我省倡导网络祭扫,首次推出预约实地扫墓,不少公墓单位还推出了远程代客祭扫服务。
□本报记者李丹
预约实地扫墓安全有序
在长松寺公墓,不少戴着口罩的市民,有序购买或领取鲜花,缓步走入墓园。
据介绍,自3月21日开园后,该公墓仅保留正大门一处通行,设置检查岗,实行预约入园、实名登记,严格监测所有入园扫墓人的体温,“平均每天实地来祭扫的大概有2000人次左右,往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平均每天能达上万人次。”长松寺公墓工作人员邹冬梅说。
不止长松寺公墓。清明节当天,省内各公墓单位对完成网上预约祭扫的人员实行验码放行;对未进行预约祭扫的人员,根据园区安全承载量,组织实名登记有序放行。“先预约、分时段、限人流、控时长,并加强体温检测,设立应急隔离区和应急医疗点,确保祭扫安全有序。”
今年,全省殡葬服务机构有序开放实地祭扫服务,采取网上预约、短信提醒等方式,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实行分时段、间隔性安排祭扫人员入内,并对祭扫时间进行缩短限定。截至目前,网上预约平台访问量达20余万人次,预约实地祭扫总人数超38万余人次。
远程代客祭扫受青睐
4月4日上午10点半,成都长松寺公墓里,两名工作人员在一个墓位前依次摆上鲜花供果、念诵寄语、鞠躬献礼。另一名工作人员则通过微信视频给在外地的逝者亲人直播祭扫全过程。
“清明节当天,我们为1000多名市民提供了免费的远程祭扫服务。”邹冬梅说,长松寺公墓从3月21日起推出免费远程代客祭扫服务。代客祭扫服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拍下祭扫照片和视频发给逝者亲人,另一种是通过手机视频直播。清明节前,每天约有300名左右的逝者亲属预约这一业务。预计到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4月6日),公墓远程代客祭扫的总数预计能达到8000起,占清明祭扫总数的1/4,比往年增加了一倍。
“除部分受硬件条件所限的殡葬机构外,成都一半以上的公墓均可提供远程祭扫服务。”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李崇禄介绍,今年成都选择远程代客祭扫的市民人数同比往年有明显增长。
推广线上绿色祭扫。我省开发了具有为逝者创建纪念馆、拜祭、献花、寄语等多种功能的网络平台,倡导群众开展网上绿色祭扫,减少出行和人员聚集。目前,群众已建2800余个网上纪念馆。
截至当天下午4时,全省各公墓单位接待实地祭扫人员278357人次,为1682人次代祭扫。在仁孝四川绿色祭奠平台上,网上祭奠人数达20403人次。
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军烈士陵园开展网上祭扫
□程聪本报记者史晓露
4月4日一早,巴中市通江县实验小学学生唐果拿着手机,在妈妈唐雯涛的帮助下打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微信公众号“川陕苏区红色王坪”,点击“致敬英烈”界面,在网络上祭拜革命先烈,并向在战“疫”中牺牲的英雄致敬。
唐雯涛是通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也是四川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4月3日晚,她刚结束了在成都的14天隔离回到通江,与家人团聚。她向女儿讲述了在武汉参与抗疫救治的故事,女儿深受感动。“希望能让她懂得感恩,记住这些牺牲的英雄。”唐雯涛说。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今年,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巴中市通江县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取消了公祭活动,最近陵园正封闭施工,未对游客开放。
为了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仰和哀思,今年该陵园开通了“云祭扫”平台,市民可登录中华英烈网、通江县人民政府官网、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官方“川陕苏区红色王坪”微信公众号“网上祭扫”专区,参与“网上祭英烈”、“英烈纪念馆”等活动,不仅可以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还可查询英烈姓名和简要事迹,上网留言缅怀先烈。
记者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川陕苏区红色王坪”微信公众号上的“致敬英烈”专区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向革命先烈献花、留言。西乡初级中学七年级二班毛伍支在留言区写道:“向英雄致敬,你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成都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匿名网友写道:“正是有你们这群逆行者,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截至4月4日17时,该微信公众号“致敬英烈”专区已有8万余人向英烈献花,留言达400多条。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纪念馆副馆长李坤蓉介绍,清明来临,网上祭祀逐渐迎来高峰,不少网友通过献鲜花、书写寄语、转发朋友圈等方式缅怀革命先烈。网上祭祀正逐渐代替传统祭扫方式,也倡导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以绿色、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寄托哀思、缅怀亲人。
这是落败队3个队长各自的承诺,看着队长苦苦坚持的那份执着与艰难,就像是敲打在每一个队员们心中那把海尔砸冰箱的铁锤,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刻的明白“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冠军队之所以能够获胜,这与每个队员的拼搏努力,充分准备,精心策划排演都分不开,而落败的队员都在自我反思,如果我们每个人拼尽全力奋发而为,那么获得冠军荣誉的一定是我们,我们的队长就不用独自承受失败的惩罚。相信经过此次落地分享会活动,公司上下无论是精神风貌还是实际行动方面,都会产生良好的转变。我们不是空喊口号,我们要深刻理解,更要学以致用,不断提升,相信这种干劲和信心会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发挥正能量!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清明节临近,为了更好的推广“文明祭扫、生态殡葬”,四川在线、成都新闻广播FM99.8联合长松寺公墓特别推出了“轮回印迹 生命归途——成都绿色殡葬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首届讲堂将于本周四(3月10日)正式开课,如果您也热爱自然、推崇环保,欢迎报名参加!
在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地方,将逝者骨灰深埋于植物下,降解于泥土中,这是树葬或花葬;将骨灰盒嵌在墙壁内,刻上碑文,这是壁葬;扬帆起航,将逝者骨灰洒向茫茫大海,沉归自然,这是海葬。因地理环境有限,成都的生态环保葬主要是前两种。与传统墓穴相比,生态环保葬不保留骨灰盒,让骨灰深埋于草地下,通过自然降解到泥土中,与大自然合二为一。这种方式不仅能减少占用土地资源,而且可让逝者的生命以绿色环保的方式延续下去。
实际上,成都自1996年开始倡导生态环保葬,至今已达20年。此次承办讲堂的长松寺公墓,多年来也坚持向社会免费提供生态环保墓位。本次讲座,长松寺专程请来2位殡葬行业的专家,为大家介绍生态环保葬。同时,长松寺公墓目前共有黄桷园、芙蓉园、玉兰园和红梅园等4个生态葬园区,分别设置了树葬、草坪葬等多种生态环保葬方式,参与讲座的市民可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参观,近距离了解生态环保葬。
据介绍,此次讲座全程免费,由长松寺公墓统一安排车辆接送,并提供一顿免费午餐。同时,长松寺公墓桃花漫山,且毗邻龙泉宝狮湖,在讲座完毕后,市民还可游湖赏花。
>>>拨打电话即可报名:
只要您热爱自然、推崇环保,今日起,您就可拨打以下任何一个电话,报名“轮回印迹 生命归途——成都绿色殡葬公益大讲堂”系列活动。
首届讲堂报名截止时间:本周三(3月9日)
联系人:刘女士
报名电话:028-61643326
3月10日绿色殡葬大讲堂流程:
9:30 统一在长松寺文殊坊办事乘车出发
10:30 到达长松寺园区
10:50——11:30绿色殡葬讲座
11:30——12:00 生态葬园区实地参观
12:00——12:40 午餐
13:00——14:30 游湖赏花(宝狮湖距长松寺园区距离约3公里)
15:00 统一乘车返回
清明扫墓祭祀,是中国延承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焚香蜡纸钱、供蔬果鲜花,方式多样。
今年清明来临之际,成都长松寺公墓推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祭祀”方式——微信远程祭祀。用户在微信公众号上填写寄语,随后寄语可同步到墓地前的一块大电子屏上滚动显示,以表哀思。
“第一是更加生态环保,第二是让那些身在远方、不能亲自赶回来祭祀的人也能寄托哀思。”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李崇禄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用手机“扫墓”,这种新型的祭祀方式能被大众接受吗?有读者认为,祭祀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和祭祀方式没有太大关系。也有读者对新兴的扫墓手段表示反对,他说:“和微信红包一样,这些有传统意味的行为一旦变得极为廉价便利,其内涵就会大打折扣。”
新方式
微信发消息 墓前电子屏显示
3月19日,是今年清明节前的倒数第二个周日。虽然春雨纷纷,但还是有很多市民冒雨前往各个墓地,祭祀已故的亲朋好友。
成都长松寺公墓的山脚下汽车排起了长龙,墓碑间人流如织。和往年不同的是,公墓前新立起了一块35平方米的电子屏。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在电子屏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愿爷爷婆婆,愿您在天国幸福安康!——爱你的家人,2017年3月19日10:46”。
“这是长松寺公墓今年3月1日正式启动的‘微信远程祭祀’。”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李崇禄介绍,和传统的祭祀方式不同,祭祀者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关注长松寺的微信公众号,在“更多功能”菜单里的“思念寄语”里给逝去的亲人撰写寄语,发送成功后寄语就可以同步到这块电子屏上。
“和以往的互联网网页祭祀也不同。打开网页点蜡烛,很多人都感觉不大对劲,觉得逝者并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而微信远程祭祀把寄语同步到墓地前的电子屏上,很多人就觉得这里的亲人可以‘看到’,要好得多。”
记者了解到,一些公墓的网站曾推出过网页送礼物、点击烧纸钱,在网上送金元宝等“贵重”礼物还需要花钱购买。随着技术变革,网页扫墓的方式已被手机所取代,甚至出现了手机H5点蜡烛的方式来祭扫。据成都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胡鸿介绍,近年基于政府和殡葬机构来对文明祭扫、绿色殡葬大力宣传,市民的思想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对节地生态葬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不仅如此,我们成都参与节地生态葬的公墓(陵园)单位也越来越多,今年共捐赠了1055个节地生态葬穴(格)位,从捐赠数量上看,也在逐年递增。”在胡鸿看来,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出台的惠民殡葬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则是殡葬服务机构在节地生态葬上提供服务越来越好所致。
此次,长松寺公墓免费共提供了100个鲜花葬墓位。据悉,自2002年开始,该公墓便发起了生态环保葬公益捐赠活动,迄今为止已持续了17年。期间,该公墓先后共建成黄桷园、银杏园、玉兰园、芙蓉园、红梅园等5个生态葬园区,累计捐赠生态葬墓位1300余个。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成都长松寺公墓总经理李崇禄说,节地生态葬是绿色殡葬改革的方向,更是利国利民的良策,“致力绿色殡葬方式与生态祭祀的推行是每个殡葬单位的责任与使命,公墓也进一步提升安葬仪式、日常护理等方面服务质量,让逝者家属获得感更强。”李崇禄说。
出发点
不仅生态环保 也让远方的人心安
李崇禄介绍,今年推微信“扫墓”有两个出发点。第一是比起焚燃香蜡纸钱的传统祭祀方式,更加生态环保,不会产生不可降解的垃圾,也不会排放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第二是微信祭祀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所以那些身在远方、不能亲自赶回来祭祀的人也能寄托哀思。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远赴他乡,工作也很忙,很难做到在清明期间亲自回乡扫墓,但是心里总有个念想。这种方式或许能让他们心安。”
管理微信公众号后台的工作人员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这段时间收到的上千条寄语里,有一些让人颇为动容。“我记得有一条是‘老伴,我现在在孩子家,过段时间来看你”,可以推测,大概是老人家这段时间在外地回不来,但是和逝者的感情非常深厚。”
旁边的公墓工作人员补充,“以前人们亲自来扫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拔掉墓碑旁的杂草、抹去碑上的灰尘,让逝去的亲人体体面面的。现在公墓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完成墓地的清扫工作,大家也不用再担心坟茔出现‘荒草丛生’的破败景象。”
众说纷纭
扫墓方式 需要“与时俱进”吗?
微信“扫墓”这种新的祭祀方式,大众能接受吗?成都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5人,赞成的有5人,不赞成的有10人(其中4人表示可作为一种附加的祭祀方式,但是不能取代传统)。
赞成:
杨先生(24岁):“非常好啊,与时俱进。祭祀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和祭祀方式没有太大关系。”
付女士(47岁):“很好,路远遥可念。在外地不能做到每年都回来,很多时候只能拜托其他亲人帮忙。如果可以把话写下来让妈妈‘看’到,会心安很多。”
不赞成:
张先生(35岁):“要坚持亲自到亲人墓碑前祭拜,这是传统。”
郑先生(24岁):“电子的,不传统,感觉也没份量,没诚意。”
王先生(23岁):“祭祀已故亲人,当心存怀念,若无怀念,不必成为负担;当亲力亲为,不能亲力,则重在有个念想。这样一件深情肃穆的事情,尽量不要流于表面。和微信红包一样,这些有传统意味的行为一旦变得极为廉价便利,其内涵就会大打折扣,其传承传统文化习俗的功能就不再正常发挥,最终使本来意义重大的行为索然无味,慢慢变味消亡。”
双流莲花山公墓、双流蟠龙公墓、龙泉驿区燃灯寺公墓、龙泉驿真武山公墓、龙泉驿金龙山公墓、龙泉驿长松寺公墓;新津红豆山龙井公墓、新津天社山公墓、新都龙凤山公墓、金牛区皇恩寺陵园、金牛区凤凰陵园、青城山味江陵园、都江堰天国公墓、都江堰宝山陵园、都江堰松柏仙台公墓、锦江区金沙陵园、成华区院山公墓、成华区石岭公墓、锦江区祝国寺望山陵园、温江大朗福寿园陵园、温江大朗福寿园公墓、蒲江红枫艺术陵园、崇州白塔山公墓、彭州九陇公墓、青白江罗汉山极憩公墓、名山卧佛山陵园、德阳龙井公墓、仁寿虞丞公墓、大邑金土坡公墓、简阳卧龙寺公墓、眉山静居人文纪念园、东郊金沙公墓、白塔山公墓、红枫陵园、真武山陵园、黄龙溪乘龙公墓、青神官山公墓、乐山柏香坡公墓等。
①圈层 绕城和绕城内
皇恩寺陵园 凤凰陵园
院山公墓 金沙陵园 祝望山陵园
②圈层 绕城和二绕之间
大朗陵园 燃灯寺公墓 真武山公墓
长松寺陵园 卧龙寺公墓 金龙山公墓
③圈层 二绕以外
味江陵园 白塔山公墓 金土坡公墓 红枫艺术陵园
莲花公墓 乘龙公墓 虞丞公墓 卧佛山公墓 龙井公墓 官山公墓
山有灵而无主 尸有主而无灵
人埋在坟里 财出在门里
风水不是风景 风景不是风水
福人居福地 福地等福人
在生人吃土 死后土吃人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钟帆)4月3日,65位逝者的家属们齐聚成都2018长松寺第十七届生态环保葬公益捐赠活动,为逝去的亲人举行了集体安葬仪式。据悉,此次活动由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殡葬协会主办,成都长松寺公墓承办。
诵读悼词、培土落葬、献礼鞠躬、奉上鲜花……整个安葬仪式在一片庄严的气氛中顺利完成。家住成都市锦江区的詹女士就是其中一位逝者的妻子,“今天不止我丈夫,还有我的弟弟和我妹妹的丈夫也一起葬在这里。”据詹女士介绍,家中3个亲人都在同一年去世,此前骨灰一直保存在殡仪馆,“他们生前就交代过,死后把骨灰撒了,本来我们也选好了撒骨灰的地方,但我还是舍不得。”詹女士说,后来知道生态安葬这种形式,便毫不犹豫的报了名,“这样的方式非常好,既完成了他们的遗愿,我们也有个纪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