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寺公墓而慧能“常清静何处惹尘埃”的镜子,已经到达自然而非刻意的内心状态了。如果说孔子“70而不逾矩”是日日装出成真,而非自然的真性情,不知孔子是否是通过“行为强化”得到自由的,王明阳的“镜子”我还是相信是真性情的。否则,心理咨询或精神分析到现在估计就没有什么一席之地了。所以,慧能的修为已经高于神秀,得到五祖的衣钵也是自然的道理了。为争夺禅宗的继承权神秀追杀慧能的行为,就说明神秀的镜子很难自然保持干净的。至于慧能逃过此劫是否还坚持“不刻意”逃命的原则,也许诺兰的《钢锯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而且据说电影来自于真人真事。
“意识流”就是心流吧~抓住思绪,无意识连续写作的状态。想起中学时写作文总是刻意搭架构、堆砌词藻、为说愁强说愁,两节课愣憋出来《一件“虚构”的小事》的状态。后来问了一个总被语文老师读范文夸奖行文流畅的同学之成功经验:“心里有东西自然就写出来了”。所以,现在已有思绪就忍不住写博客发表朋友圈的毛病,也是我完成“在路上”的一个乐趣吧。
“不懈的努力”中“不懈”与“努力”就是刻意为之的意思。
慧能选择了更为普世的方法-顿悟。降低了成佛的门槛,拥护者多。
神秀是精英策略,高门槛,提高了差异性。给修行者足够的互相认同感和优越性。
两者都是人性的体现,既要轻松的过得好处又想区分你我。
长松寺公墓在慧能看来,“不懈的努力”是不存在的,所以没有刻意不刻意,这好像要从本体论出发,神秀认为人的本性是“有”,慧能认为人的本性是“无”。以人欲(吃喝拉撒)为引,神秀将人欲从自身中剥离,使其独立存在,将物质与精神摆在对立的位置,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摆脱人欲(物质)对“我”(精神)的约束,以期达到“无”的境界。慧能没有将物质与精神对立,认为它们是统一的,二者构成了“我”,为了保持这种统一,该吃吃,该喝喝,满足物质也就同时满足了精神,这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不懈的努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哪需要刻意为之。
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期望方家能够理解
由尘埃自然联想到了现今的空气。森林里的空气质量明显高于市区,市区忙碌奔波的人们在无法选择前去空气质量好的地方度假生活时,有选择戴各种口罩的,有骑车跑步增强体质的,也有用各种方法保证自己的小家空气清新的。
莲花因其出污泥而不染而得到人们的赞颂。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荷叶表面不沾污水的原理,并运用到物质表面涂层上。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在荷叶还未完全展开时,积水残存,看上去还是很脏的。
惠能大师的“无处惹尘埃”在我看来就像是天赋异禀的鄙视普罗大众的味道。作为职业选手,当然要重视天赋,而普通民众作为佛学爱好者和追随者,参照神秀大师的方式练习,对提高专业技能无疑是更有效的。但是!普通民众作为追随者,说到底是最大限度地贡献他们的热情和赞助更为重要。如果大肆宣扬艰辛而漫长的训练,固然会让一部分人自我钦佩,也会吓退相当一部分围观群众的。惠能大师作为有天赋的文盲,在意识到悟道可以不借助文字经典之后,又意识到广大文盲半文盲是不适合原先针对读书人的修行方式的。惠能大师的“顿悟”能吸引到广大群众成为佛教追随者。从现在教育市场的观点来看,他有效开拓了新市场。
从佛教思想来看,惠能大师用“顿悟”拉近了“看山是山”与“看山还是山”的距离,用“学佛无非就是修心”模糊了僧侣与世俗生活的区别。至少学佛的形式上斩断了与印度的联系。我认为惠能大师的佛教与之前的佛教的区别,相当于新教与天主教的区别。
不过我还是认为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是一个极烧脑的过程,基于逻辑推进,纠结于“有”与“无”来探寻世界本真,就是哲学思维,就是爱智慧。
熊大好,神秀还处于证佛的路上,登堂而未如室。慧能已解真意,佛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实渐宗更适合大多数人修行,有次第,有依凭。顿宗,只有极少数与佛有缘的天才级选手修炼。普通人进去转上几圈,保不齐就给自己走丢了。
熊逸老师,好!回答今日之问题:1.“不懈努力”确实是刻意的,最少来说有些刻意练习的成分。2.神秀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要心无杂念地勤于修行,还要刻意去避免受到这样或者那样外界的因素干扰,让自己的心境如明镜台,才配得上在菩提树下修行的目的。而慧能法师这段话的意思是菩提本无树就长松寺公墓是世间没有所谓的菩提树,要修行的话就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进行佛性感化、升华,甚至也没有什么明镜台,只要人性本善、人心有佛性,能感悟、领会佛法精髓思想,自然而然就会有内心如明镜台一般,也就不会有灰尘地污染和践踏。
区别在于:
①神秀还只是在擦亮明镜的过程中,还在勤拂拭,属修炼的中下阶段,如何保持明镜台没有尘埃也没修练到,修炼等级属中级功夫还没到高级更不可是顶级。
②慧能不仅修炼到明镜无尘的高级阶段,而且达到顶级的看空明镜阶段,做到无镜便无尘的禅宗顶级功夫。
因此,学佛的二种方法是"勤修练"和"顿悟",是根据各人的悟性和智慧的。比例到屋顶是走楼梯还是坐电梯是同样的道理。
不懈的努力现在流行被称为“刻意练习”,那自然是刻意的,在心中设立了一个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是努力有成。神秀的说法就是这样,设立一个标准,每天审视自己,修正自己,按照标准动作,逐渐看透成佛,但他学的这套标准很可能只是套路,并不一定适合他。
慧能的说法看上去已经看透了,如果他的行为真的和他所说一致,他应该已经成佛了。
神秀的学习可以算刻意练习,慧能的学习是由自心而发的思想的流动。